高二分班之前,我成绩从中考第一拉倒班级中下游水平。本来以为捡到宝的班主任,有段时间看着我都叹气,导致我有段时间看都不想看他。
没办法。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时候,我只能在更讨厌背书,还是更讨厌做题之间做选择。
我选了理科:好歹,机械式做题伤得只是手而已。
到了高二开学时,班主任已经把我从有望升二本的名单上拉下来了。别问我怎么知道,我从高一就是学习委员。班主任和同学们仁慈,没有再对“堕落”的我进行社会层次打击。
转机出现在高二一次物理随堂考。
考前一天,我做题做的不知不觉躺到床上,随手在我书夹子里掏了本书看。
《电学简史》主要是讲电学的发展以及著名理论被发现的或艰难或险恶或惊喜或遗憾的小故事。
也不知道当时我是真被这本书吸引了,还是心中涌出了什么念头。我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把这本书看到凌晨六点。
第二天考试时,明明困得不得了。可是平时老是搞混的库仑力,洛伦兹力,左右手法则,张手还是握拳我居然很清晰,偶有不明,想一想故事情节也清楚了。
巡视的返教老师老是朝我这边来,看我做完了,还和我说你再检查一下。
临时抱佛脚,能检查出什么?我当时特别困,老师眼皮底下还不能补觉。
90分的卷子,考了77。
居然进了班级前十,我才信了卷子是真难,毕竟我们班是重点班。
我把同样的模式复制到数学、生物、化学上。《数学简史》、《生物简史》、《化学简史》、名人简介。
对应着课本的知识点一点点整理出知识框架与脉络。
伴随着一个个小故事,把知识点和之间的关联记得特别清楚。
做好笔记,忘了就翻一翻。
再把历年真题拿出来,分析归类题型,明确解题步骤,题目一遍就过了。
这么多事,我磨磨唧唧一年也就搞明白了。
高三时,老师又反反复复给我们过了十几遍知识点,天天刷题。最后看题都条件反射了。
最终要感谢当年出题老师“不做人”。
那是把简单题往坑里出,把难题往超纲里出。我用满分的数理化拉住了拖后腿的外语成绩。
时也,命也,省状元。
现在,我要把当年学习的模式运用到我的人际交往上。
为我自己建立出与人交流的逻辑框架,收集知识要点。
我已经准备了68个交际名场面,正需要在实践积累中验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仙侠】山鬼(师徒恋) 嫁给霍医生+番外 读秒[娱乐圈] 炮灰女二只想养老+番外 路灯与月 (出轨1v2) (综漫同人)异能力春花秋落+番外 注孤生反派被迫万人迷[穿书] 林阳苏颜 偏偏 O被错认成A闹上热搜后爆红了+番外 入他笼中(包养1V1H) 来自北极星的猫主子 在他心上撒野(久别重逢H) 强求 猜猜我是谁(futa) 79开始我有话要说 无欲则刚(NP) 一路向阳(熟男熟女H) 奇怪的姐夫(H) 事业粉嫁给残疾影帝之后[穿书]+番外